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侵蚀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2007-01-30分类号:S157
【部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贵州大学林学院 贵阳550025 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摘要】为了解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以典型侵蚀环境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30年植被长期定位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参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熵及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09.01%~144.22%、34.17%~117.09%和31.79%~79.94%,微生物呼吸强度增加26.78%~87.59%,代谢熵降低57.45%~77.49%,微生物量的增大和活性增强进一步促进了土壤性状的改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量碳、磷、呼吸强度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极为密切,显然,土壤微生物量可...
【关键词】侵蚀环境 植被恢复 微生物量 土壤质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及评价(”9050200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2007CB407205); 中科院重大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生态建设试验示范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