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黑龙江省大豆遗传改良的产量及品质变化
2007-11-15分类号:S565.1
【部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美国麻省大学植物与土壤科学系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美国麻省大学植物与土壤科学系 麻省 ...
【摘要】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过去50年推广的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推广年代与产量之间表现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27%。产量的提高与荚数、荚粒数、粒数及收获指数密切相关,而与百粒重关系不大。经过50年的遗传改良,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且品种间变异幅度较小。R2期(盛花期)叶氮含量、单株叶氮量、比叶氮及LAI(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及品质关系不大,但此时期干物质重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不大。
【关键词】大豆 遗传改良 产量 蛋白质 脂肪 叶氮含量
【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基金:50年黑龙江省大豆农艺性状遗传改良评价(2005AFQYJ011);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大豆超高产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GA06B101-3-1); 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大豆基因改良的生理机制(JC200617)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