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野牛草有性繁殖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影响种子生产的因素

2007-01-25分类号:S543.9

【作者】胡晓艳  呼天明  李敏  杨青川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北京100094  北京100094
【摘要】研究了野牛草的花器官形态、开花习性、雌株的柱头可授性及不同栽培措施对其种子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牛草雌、雄株的花器官在外部形态上差异较大,开花习性不同,但花期基本相遇;雌株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10 h内最强,24 h后逐渐减弱;在雄株盛花初期的上午进行人工套袋授粉,能够获得产量和质量较高的种子;野牛草施肥和灌水应在雌株抽穗前期及抽穗期进行,不宜在盛花期进行。
【关键词】野牛草  有性繁殖  种子生产
【基金】草地植被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BA528B01); 国家“863”项目“优质;抗逆草坪草新种质培育技术研究”(2001AA244051)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