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少免耕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2007-04-28分类号:S512.11

【作者】董文旭  陈素英  胡春胜  尹春梅  
【部门】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石家庄农业资源中心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石家庄农业资源中心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石家庄农业资源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21  河北石家庄050021  河北石家庄050021  北京100094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华北平原山前平原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的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根据冬小麦播种前的土壤耕作方式的不同,设深耕处理、少耕处理和免耕处理3类6、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明显影响小麦的出苗率,传统翻耕处理出苗率比免耕高出27.1%~46.2%。由于秸秆的覆盖,免耕处理小麦返青期低温偏低,导致生育期推迟7~10 d,后期作物生长受到明显影响,是造成免耕处理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免耕处理蒸发较小和小麦根系不发达,NO3--N淋失到土壤剖面的100 cm以下,不仅使氮肥利用率低,也是造成免耕减产原因之一。
【关键词】少耕  免耕  冬小麦  产量  秸秆还田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Z-YW-N-037)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