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鲤、鲫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2007-05-15分类号:Q953
【部门】南昌大学教育部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 南昌大学教育部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江西南昌330047 江西南昌330047 湖北武汉330047
【摘要】利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标记分析湖内鲤、鲫群体遗传多样性,从40个随机引物中各筛选出8个引物适合鲤、鲫群体RAPD扩增。在鲤群体中,共检测出6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2条,多态位点比率为70.00%;而在鲫群体中,共检测出61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0条,多态位点比率为65.57%。用POPGENE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显示:湖内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e=0.230 1,H0=0.391 0)和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e=0.218 6,H0=0.375 8)都较高,都有较大的遗传变异。而在鲤、鲫群体内,雌性群体与雄性群体相比较,其各自的遗传多样性很接近。
【关键词】鄱阳湖 南矶山自然保护区 鲤 鲫 RAPD
【基金】2003年江西省科技厅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项目; 2004年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招标项目(九江观音塘); 2005年南昌市科技局成果推广项目“鄱阳湖重要野生鱼类的种质资源生态库建设”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