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论大学建筑文化中“场所精神”的缺失

2007-07-18分类号:G641

【作者】赵辰  
【部门】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大学校园原本就是研究学术、传递文化的场所。无论是中国传统书院,还是西方传统的修道院,都是“文化的种子”得以培育、学术薪火得以传递的圣地。笔者以为,在大学校园的建筑中,建筑文化意义应该是更受人关注的。不同大学的校园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究其根源在于其所凝结和沉淀的“场所精神”大不相同,因为这种场所精神根植于它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背景、校园建筑与环境风貌以及特有的办学理念或教育模式之中,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但是,从当下现状来看,我国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中的“场所精神”非常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是残缺不全。
【关键词】教育模式  大学建筑  教化作用  大学人文精神  时代精神  自然地理环境  建筑现象  金陵大学  燕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高等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