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2007-01-18分类号:F832.35;D922.281

【作者】王亦平  
【部门】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037
【摘要】在运行机制上,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信用合作社与国有商业银行一样,存在着一系列弊端。能否对信用合作社进行彻底的改革,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问题。对于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在主体型态的选择上,应摈弃“股份合作制”的模式,而据情选择股份制商业银行或本色的信用合作社作为主体型态;在信用合作社的组建方式上,应尊重社员自身的选择;在在功能上,应突出信用合作社的地域性、互助性、非营利性特点;在产权结构上,应放弃缺乏归属性的“集体”的股权成分,以社员的股权为基础。惟此,信用合作社的本质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信用合作社  体制改革  主体模式选择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