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与褐斑病菌之间的分子互作──Ⅱ.受病原菌诱导的寄主抗性蛋白的研究
1994-08-30分类号:S435.121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双向电泳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Ptr)86-124小种后24,48,72h叶片细胞间洗脱液的蛋白质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染后,22种病原相关蛋白(PR)被诱导合成,接种后48h,PR蛋白的表达量达最大值,72h后相应减少。其中20种组分在抗、感品系间的表达动态没有差异。Western杂交分析证明,其中有7种为β-1,3-葡聚糖酶,4种为几丁酶,1种为PR-1蛋白,属非特异性抗性反应。研究还发现pI5.2、22kd和pI6.6、19kd的两种蛋白仅在感病品系内被诱导合成,与特异抗性反应有关。从凝胶中回收了这两种组分,并...
【关键词】小麦 褐斑病 PR蛋白 双向电泳 Western杂交 特异抗性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