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化为何不能改善公司经营绩效——国光瓷业民营化的案例研究
2007-01-17分类号:F426.71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上海200433 上海200433 上海200433
【摘要】本文以国光瓷业民营化为例,研究发现公司业绩并没有在“国退民进”之后表现出极大改善,相反正在急剧恶化。我们运用产权理论详细分析了民营化前后的所有权安排,指出民营化后的所有权安排并没有显著改善。基于这种所有权安排的控制权收益是导致公司业绩恶化的直接原因,“国有”时期的控制权收益体现在上市公司为政府的多元化经营目标服务,偏离了企业以盈利为导向的经营目标,而“民营”时期的控制权收益则体现为民营股东从上市公司转移资源。因此,通过完善证券市场的基础法律环境,约束甚至严惩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是保证国有上市公司“国退民进”取得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产权改革 控制权收益 案例研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与控制权收益”(批准号2006JDXM16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工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