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实证研究——以江南某省为例
2007-05-23分类号:F327
【部门】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南昌 330013 南昌 330013 博士生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 南昌 330013
【摘要】本文以江南某省为例,从农民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组织化程度三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加以考察。实证研究发现:农民积极性较高,但缺乏自主性,农民理事会几乎没有作用;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性别、受益、政策和理事会作用的显著影响;农民的自主性受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族、受益和政策的显著影响;理事会作用受到农民受益和积极性的显著影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面临诸多困难,既缺乏人力支持,又没有组织依托,还受到政府政策失灵的不良影响。政府应重新定位农民理事会与村委会的职能边界,培育农民组织,为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作用 现状 影响因素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