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转型中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分析——以西部贫困地区为例
2007-03-26分类号:F323.8;F224
【部门】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系 太原0300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
【摘要】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对西部某贫困地区1500户农村居民住户调查的资料做为研究样本,对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诸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揭示市场化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结果表明:农户收入增长对耕地这一要素的投入最为敏感,但细碎化的耕地却使劳动力增加而对农户收入增长无用武之地,这是因第一产业仍是西部农村的主导产业及农户收入增加的最主要来源而决定的,同时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却因整体水平偏低而对农户收入增加作用较小。然而,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却对农户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技术初始水平接近于零,反映了农户经营的技术水平较低的态势。
【关键词】市场化 农户 收入增长 因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373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