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歧视、劳动力流动与企业绩效
2007-01-25分类号:F249.2;F272
【部门】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异地歧视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趋向和企业效益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异地歧视通常隐藏于城乡歧视中,不易分辨。引发异地歧视的主要原因包括:雇佣信息成本高、社会网络关系不对称、业主歧视偏好、民工流动性强、社会以偏概全的认识倾向和根深蒂固的社会排外心理等。要消除异地歧视需着力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规范劳动力市场,打破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创新外来民工的保障体制,保证各种民工保护法规的切实执行;三是探索外来民工管理的新形式,并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基层教育来创造和谐氛围,使社会平等观深入人心;四是提高民工自身素质,增加对外来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民工的行业技能;五是着重实施外...
【关键词】异地歧视 外来民工 劳动力流动 企业绩效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营企业突发性群体劳资冲突的形成机理;预控机制研究》(编号:05BJL0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体制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