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专利保护宽度、非侵权模仿和垄断竞争

2007-01-10分类号:F204

【作者】寇宗来  张剑  周敏  
【部门】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985研究项目博士后
【摘要】本文探讨了最优专利保护宽度的决定机制。在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中:社会计划者首先制定专利保护宽度,然后各厂商进行专利竞赛,最后市场对专利产品进行非侵权模仿并导致Salop垄断竞争。模型分析表明,在创新阶段,专利保护宽度对应于专利利润,决定了市场的创新激励;但在垄断竞争均衡中,它又对应于非侵权模仿成本,决定了总的模仿成本和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交通成本。这两种功能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相互冲突的,而最优保护宽度正是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比较静态分析表明,垄断竞争均衡下的最优宽度是创新难度、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函数,是消费者多样性偏好的减函数,但与市场范围的大小无关。
【关键词】专利保护宽度  创新  非侵权模仿  垄断竞争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世界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