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2007-02-20分类号:F129
【部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100084
【摘要】本文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中的中国经济进行历史回顾和经济理论分析,并与西方主要金本位国家进行比较,力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本文的研究发现,有两个因素在大萧条时期的中国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是银本位,一个是竞争性的银行体系。银本位使中国经济萧条的进程迥然不同于西方金本位国家;不同于西方国家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度过大萧条,中国由于特殊的银行体系,货币供给始终没有减少,银行危机也没有普遍发生,这是中国经济在整个大萧条中表现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大萧条 宏观经济 银本位 银行体系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