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性的性质与农村组织重建的资源——湖村、路村、岭村三村比较
2007-07-30分类号:D422.61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个村庄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村庄派性政治为什么可能为农村组织建设提供资源。文章认为,派性具有为原有研究失察的三个方面的性质,即派性的部分利益实质与社区公益表达的不一致,派性群体内部有稳定的私人联系,派性竞争是一种特殊情态下的面子竞争。派性的这三种性质决定了农村组织建设可以将派性作为资源,并在派性政治严重的村庄取得进展。本文的这一发现将促使人们反思原有的对农村组织建设资源的僵化理解,从而把视野真正投向实际的农村社会生活和农民人际间关系网络;在笔者看来,这是重建农村社区组织的正确道路。基于此,对农村社区重建的涵义,本文也提出了新的理解。
【关键词】派性 农村组织建设 农村社区重建 新农村建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重点;政策研究(项目号:06AJY003)”; 仝志辉主持的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民政治认知;农村社会冲突的相关性研究(项目号:07BZZ0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观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