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氮、磷平衡及其对面源污染的贡献分析
2006-07-25分类号:X592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094 陕西杨凌712100 北京100094 北京100094 北京100094
【摘要】采用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平衡计算方法,对东北地区土壤氮、磷养分平衡状况及其对面源污染的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农田化肥用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不同种植区间化肥投入差异较大;氮、磷肥用量是造成农田土壤氮、磷平衡空间差异的直接因素,两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由于化肥投入量的增加,东北三省农田土壤氮、磷平衡均由建国初期的亏缺转为盈余,赢余量呈现随时间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但区域间差异较大。与80年代相比,2002年由东北三省农田土壤总氮平衡和总磷平衡进入水体环境的氮、磷负荷均有所增加,各省农田进入水体环境氮、磷负荷的升高幅度分别为:辽宁,氮负荷29%,磷负荷3%;吉林,氮负荷93%,磷负荷229%...
【关键词】化肥用量 土壤氮、磷平衡 面源污染 东北地区
【基金】中国工程院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 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2003-Z53)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