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研究(Ⅱ)——蓄水后污染负荷预测
2006-01-30分类号:X524
【部门】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水库管理司 重庆400020 北京100038
【摘要】在文献[1]基础上,预测三峡水库2010年和2015年的入库污染负荷。采用包络线法预测排污得到有效控制的低负荷水平(最佳状态),排污继续恶化到一定限度的高负荷水平(最坏状态),以及按正常排污介于高、低负荷水平之间的中负荷水平(一般状态)。在预测入库污染负荷时,把长江、嘉陵江、乌江进入的背景水质污染负荷分为天然背景负荷和上游贡献负荷,天然背景负荷保持不变,上游贡献负荷根据上游水污染控制规划按高、中、低负荷水平预测。预测表明,库区内的污染负荷占入库总污染负荷的比例较小。中负荷水平下,库区污染源占入库总负荷的比例为8.50%~22.93%。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长江、嘉陵江、乌江上游的贡献和天然背景负荷。...
【关键词】三峡水库 污染源 污染负荷 预测
【基金】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资助项目“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研究”部分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