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
2006-07-30分类号:X321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836 北京100089 北京100836 北京100836 北京100089
【摘要】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我国的生态补偿措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的起始阶段和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起始阶段,我国主要是针对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森林的公益性进行探索性补偿;在快速发展阶段,补偿范围拓展到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农村新能源、农田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政府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从当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补偿范围过窄,融资渠道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和基础性支撑制度缺乏等。基于这些问题并参考相关的国际经验,本文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
【关键词】生态补偿 内涵 中国实践 政策取向
【基金】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编号:EMCP-LOT1);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区域农业协调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编号:2004BA508B20)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