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控对策研究
2006-07-30分类号:X321
【部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716 重庆400716 重庆400716
【摘要】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调度引起库水位周期性的涨落,在库区两岸形成周期性变化的水陆交错区域即消落区。消落区是水、陆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具有生态脆弱性、变化周期性和人类活动频繁性等特点。随着三峡工程逐步投入使用,人类活动对消落区的影响也逐渐增加,并且消落区自身存在生态脆弱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它将影响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整个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消落区的水、土环境变化特点,分析了消落区土壤与水环境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利用生物缓冲带、复合生态、坡地农业、流域生态学、人工湿地及生态河堤等技术来对消落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调控的措施。
【关键词】三峡库区 消落区 生态环境 保护措施
【基金】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第二专题);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及重庆市计委项目(渝计委农20031136)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