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渡湖湿地保护与渔业生产优化模式探讨
2006-05-30分类号:S931.3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武汉市新洲区水产科学研究所 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江苏无锡214081 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江苏无锡214081 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江苏无锡214081 湖北荆州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江苏无锡214081 湖北武汉431400
【摘要】涨渡湖湿地渔业进行人力的利用起始于1952年,渔业生产主要是以人工投放、天然生长为主,鱼类资源自然增殖为辅的粗放型管理模式。1992~2004年每年平均投放大规格鲢、鳙鱼种量为279 014.8 kg,平均捕捞量为755 439 kg,平均捕捞收入为3 329 143.52元,产量变幅范围为36 691~506 135 kg,其中有9个年份变幅在100 000kg以上。涨渡湖湿地渔业利用存在产权与经营权分离、沉水植物急剧消退、菱角资源未加合理利用、灌江纳苗与分洪调蓄不能协调等方面问题。从常规鱼类放养型渔业、名优鱼类精养型渔业以及综合型渔业方面对涨渡湖湿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涨渡湖 湿地 灌江纳苗 生态渔业 江湖联系 保护对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4902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371105); 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0523);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项目(SX2002-03); 国家环境保护总医院局项目(GH200407)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