鮻鱼稚鱼在沿岸碎波带的出现和滞留时间
2006-07-30分类号:S931.1
【部门】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研究所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西鹰潭供电公司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200090 上海200433 上海200092 上海200090 鹰潭335000 上海200090 上海200090
【摘要】2004年3-8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5个站位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采集到鱼稚鱼754尾,平均密度为10.9尾/网次,以6月的出现尾数最多,5月份最少。平均密度以St.2最高(80.6尾/网次)。通过研究St.2鱼稚鱼的平均体长及生长规律,其平均体长呈逐月递增趋势,表明该鱼以沿岸碎波带作为其保育场。对205尾鱼稚鱼的耳石日生长轮的观察结果,其日轮数与体长呈对数相关,并由耳石日轮数推算出其为3-6月孵化的个体。孵化后约20~46 d的个体在沿岸碎波带水域进行短期生活。鱼稚鱼在保育场的生长规律揭示了在进行海岸工程时必须强调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保护的重要性。
【关键词】鮻鱼 稚鱼 耳石 日龄 保育场
【基金】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技04-21); 上海水产大学校长基金(科04-90);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Y1101)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