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胁迫方式对沙地樟子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2006-03-30分类号:S791.253
【部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的成功已使该树种成为中国北方沙区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但由于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使得人们对在干旱、半干旱沙地进行大面积樟子松造林产生疑问.为进一步研究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问题,该文以2年生沙地樟子松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和聚乙二醇(PEG)处理法对苗木进行水分胁迫试验,比较两种胁迫处理苗木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与PEG模拟水分胁迫(处理1 h)对2年生樟子松幼苗光合生理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基本一致;当土壤含水量为40%田间持水量时,沙地樟子松已表现出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20%田间持水量时胁迫达到最大.10%PEG处理对2年生樟子松幼苗光...
【关键词】水分胁迫 沙地 樟子松 光合作用 聚乙二醇(PEG)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149);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3-SW-418)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