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2006-01-30分类号:S763.7
【部门】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建平县森林防护站 北京100083 北京100083 北京100083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秦皇岛066600 北京100083 建平122400
【摘要】对沙棘木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入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cm左右,蛹期31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1∶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2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d,雌虫寿命3~8d。以...
【关键词】沙棘木蠹蛾 形态特征 生物学 天敌 越冬
【基金】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资助“沙棘木蠹蛾综合控制技术研究”(200208);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资助“沙棘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试验示范”(2003-034-L34)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