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海洋遥感的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

2006-10-30分类号:S931

【作者】杨晓明  陈新军  周应祺  田思泉  
【部门】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上海200090  上海200090  上海200090  上海200090
【摘要】2003年9-11月中国鱿钓船对西北印度洋海域鸢乌贼渔场进行生产性探捕调查,发现在16°N、61°E附近海域存在中心渔场,平均日产达5t以上,但渔场10d后迅速消失。本文结合本次调查生产数据和卫星遥感资料对这一渔场进行了分析。渔场形成内在动力在于上升流的存在,它使深海缺氧、营养丰富的海水上涌到表层,上升流影响区域SST低,表层藻类的繁盛,海表面叶绿素-a(Chl-a)浓度值高。溶解氧缺乏,驱使鸢乌贼朝溶解氧比较丰富的区域即向SST高值和Chl-a低值的区域聚集,但鸢乌贼也有朝食物丰富区域即Chl-a高和SST低值区域觅食习性。鱼群易集中在SST梯度较大且Chl-a梯度较大的狭长区域。同时,当该...
【关键词】鸢乌贼  渔场  上升流  海洋遥感  西北印度洋
【基金】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印度洋西北公海海域鸢乌贼的生物学研究”(05-11); 农业部公海渔业资源探捕项目“印度洋鸢乌贼资源调查”(03-42); 上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T1101)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