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春季虻鲉的食性
2006-10-30分类号:S917.4
【部门】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福建厦门3610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71 山东青岛266071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上海200090 山东青岛266071 山东青岛266071 福建厦门361005 广东广州510301
【摘要】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和聚类分析法对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虻(Erisphex potti)的饵料组成、摄食随体长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虻的食物由大于900μm的浮游动物、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双喙耳乌贼(Sepiola birostrata)、火枪乌贼(Loligo beka)、日本枪乌贼(Loligojaponica)、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和仔稚鱼组成,优势饵料为浮游动物,其重量贡献率为69%~75%。(2)虻的食物组成及摄食量在体长为60mm时发生较大变化,脊腹褐虾、仔稚鱼...
【关键词】虻鲉 饵料 贡献率 体长 长江口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4902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570293)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