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与小麦秸秆无土栽培基质的理化性状分析
2006-11-30分类号:S512.1;S513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北京100081 北京100081 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将1~5 cm的玉米与小麦秸秆,按质量添加15%鸡粪与1%尿素,堆制90 d后风干,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两种秸秆单独作为栽培基质时存在物理性状的缺陷,体积质量偏小,大小孔隙比偏大;玉米秸秆基质pH值偏高,而小麦秸秆基质电导率(EC)偏大,两种秸秆混合后基质的pH值与EC在基质适宜指标的上限;秸秆基质的营养元素丰富,以全氮、钾和钙含量较高,两种秸秆基质间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小,但混合后基质的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草炭;秸秆基质的砷、汞、铅与铜含量均在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范围内,镉的含量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因此,合成无土栽培基质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秸秆 基质 物理性状 化学性状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04AA247010);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1B01)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