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和种植方式对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006-05-25分类号:S512.1
【部门】西北农林科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采用不同种植方式,对长武135(A,新品种)和平凉40(B,较老的品种)2个冬小麦品种在拔节到成熟期进行了水分处理,用Image-PAM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其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单种方式下,抗旱性较弱、根系过大的B品种在水分胁迫下,其最大荧光产量(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 Ⅱ潜在活性(Fv/Fv)、非光化学猝灭(qN)和光化学猝灭(qP)均显著下降,而A品种除qN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干旱胁迫及混种方式下,抗旱性较强、根系相对较小的A品种则呈相反的变化,其Fm,Fv,Fv/Fm,Fv/Fv,qN和 qP均显著下降。分析认为,在单种方式及旱...
【关键词】水分胁迫 种植方式 冬小麦 叶绿素荧光参数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速率
【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