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T.aestivum L.)不同作图群体抽穗期QTL分析
2006-11-10分类号:S512.1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雅安625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北京100081 北京100081 雅安625000 北京100081
【摘要】【目的】对小麦抽穗期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方法】以旱选10号/鲁麦14和温麦6号/山红麦两个作图群体为材料,在大田及温室条件下,观察小麦抽穗期等性状。利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QTL分析。【结果】抽穗期在两个作图群体中均呈现连续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9个QTL位点,分别位于染色体2D、3B(2个)、3D、4A、5B、6B、6D和7D上,对抽穗期的贡献率在3.97%~22.91%之间;有15组QTL位点之间存在基因互作效应,互作的加性效应大小范围为0.77~2.16 d,互作效应对性状的贡献率在4.35%~21.44%之间。【结论】抽穗期QTL的检测受环境影响较大;抽...
【关键词】小麦 加倍单倍体(DH)群体 重组自交系(RIL)群体 抽穗期 QTL
【基金】国家农业“973”项目(2004CB11720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