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水田保护性耕作制度的碳收集效应估算
2006-03-30分类号:S153.6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5 江苏南京210095 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耕作制度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和积累作用显著,探讨耕作制度演变下农田土壤碳库动态,将有助于农田土壤碳收集的技术选择及政策制定。利用已发表的田间定位试验数据,构建不同耕作制度下长江三角洲水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估算模型。依据该区近20多年来耕作制度演变动态,对保护性耕作制度的土壤碳收集效应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油菜面积的扩大、小麦的少免耕和作物秸秆的还田分别约增加土壤耕层有机碳0.94 Tg、2.76 Tg和3.95 Tg,其中以麦稻复种转向油稻复种的单位面积碳收集效应为最高。最后,就碳收集效应估算的方法进行了相关讨论,并就土壤碳收集研究和如何提高土壤碳收集潜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保护性耕作制度 土壤有机碳 碳收集 全球变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16); 国家“十五”重大攻关(2004BA520A1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BK200400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