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2006-05-30分类号:S512.11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摘要】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分析该区域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变化机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评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AVH RR NDVI数据和逐日气象要素驱动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物质传输和作物生长的耦合模型,模拟分析1981—200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产量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机制。分析发现,从1981—1997年生物产量基本呈增加趋势,之后有所下降。但由于作物经济系数不断增加,整个时段冬小麦经济产量增加趋势明显,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一倍。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是增产的主要原因,而气候波动导致区域年际产量变化幅度为8.5%。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呈现显著的地域特...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 冬小麦产量 VIP模型 NDVI
【基金】973项目(2002CB412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11007)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