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水稻种子休眠和抽穗期的数量基因位点
2006-02-28分类号:S511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95 江苏南京210095 江苏南京210095 北京100081 江苏南京210095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摘要】以N ipponbare(japon ica)/Kasalath(ind ica)//N ipponbare BC1F10的98个家系为材料,连续2年进行了水稻种子休眠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分析。用W inQTLCart 1.13 a软件从全基因组角度检测了休眠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s)。检测结果显示,2003年分别在第5、6和7染色体上,2004年则分别在第4、5、7和11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种子休眠性的QTLs位点;贡献率分别介于8.91%~11.09%和8.70%~11.80%。表明第7染色体上位于标记R1357~R1245之间的种子休眠性QTL位点是一个在年度之间稳定表达的控制种子休眠性...
【关键词】水稻 种子休眠性 抽穗期 QTL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120);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25B02-04); 江苏省自然科学创新人才基金项目(BK2003415); 农业部948项目(2004Z24)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