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形成过程的固碳特性研究

2006-12-10分类号:S511

【作者】林瑞余  蔡碧琼  柯庆明  蔡向阳  林文雄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州350002  福州350002  福州350002  福州350002  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州350002教育部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形成过程的固碳特性。方法测定三系杂交稻汕优63、二系杂交稻两优2186和常规稻IR64生长过程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碳含量。结果完熟期,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全株平均碳含量依次为:40.65%、41.81%和40.44%,各器官间碳含量大小为:籽粒>叶>茎>鞘>根;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碳积累量均在黄熟期达到最大,分别达到853.68、827.61和810.13g·m-2。完熟期,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碳积累量下降到773.17g·m-2,783.65g·m-2和767.94g·m-2,其中分配到籽粒中的比例分别为:53.23%、45.66...
【关键词】水稻  碳循环  碳积累  碳固定
【基金】福建省粮食科技重大专题(2004NZ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028)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