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运动”主体性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2006-03-30分类号:G527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把全体农民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使农村教育从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主体性教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农村主体性教育的价值观。乡村教育家以农民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及其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在指导思想、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育 主体性教育 工具性教育 乡村教育运动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