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用地分等的影响
2006-06-30分类号:F326.11;F301
【部门】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郑州450052 郑州450052 郑州450052 郑州450052 郑州450052
【摘要】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但全省粮食产量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豫东平原、豫北山前平原、南阳盆地为主要产粮区,而西部山区粮食生产力低下。农用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粮食产量的高低,而作物的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力影响着农用地质量的好坏。一般来说,作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南北纬度地带渐变规律,现实生产力则是在土地的自然属性融入社会经济因素而导致的土地投入和利用上的差异。文章以小麦为例,主要从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2个方面阐述了造成小麦产量区域差异的原因并分析了它们对农用地分等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小麦 生产潜力 现实生产力 区域差异 农用地分等 河南省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