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经济学研究进展及其公共政策内涵
2006-12-30分类号:F06
【部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30074 430074
【摘要】快乐和幸福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在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主观快乐逐渐被选择行为中蕴涵的客观效用和福利所取代,这种转变一方面增加了快乐的可衡量性,并使经济学获得了巨大的理论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经济学对快乐的理解过于狭隘,并对公共政策制订产生了一定的误导。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快乐经济学扭转了这种状况。本文回顾了经济学对快乐理解的演进,比较了研究快乐的显示偏好和明示偏好两种方法,总结了影响快乐水平的多种因素。了解快乐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对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订以及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意义。
【关键词】快乐经济学 伊斯特林悖论 效用 福利 公共政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异质消费者私人信息的多维非线性定价研究”(70503010)。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