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铬和镍的积累
2005-11-20分类号:X53;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铬、镍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土壤铬浓度依次为:菜地>稻田>麦地>绿化地>果园>自然土壤,土壤镍浓度依次为:菜地>稻田>绿化地>麦地>自然土壤>果园。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比较,土壤中铬、镍的浓度并没有普遍增加,仅在菜地以及稻田中存在一定的积累趋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铬、镍浓度的分布趋势较为一致,二者在土壤中的浓度仍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影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仍不太大。
【关键词】北京 铬 镍 土地利用 土壤 重金属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032500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69900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04-01); 领域前沿项目(编号:CX10G-C00-04)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