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鱼混养对几种水污染指标的影响
2005-06-30分类号:X52
【部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 杭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金华市威旺养殖新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浙江金华 321007 浙江杭州 310029 浙江金华 321017 上海 200090
【摘要】在野外规模性试验水体吊养珍珠蚌,并搭养少量鱼类,结果表明:珍珠蚌吊养后,在网绳、网袋(夹)、泡沫浮子和蚌壳上迅速附着丝状藻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多孔动物和苔藓动物等多种附着生物,在水体表层20~40cm间形成新的生物群落。同时水体藻类种类、门类增加,呈现一定的多样性趋势,高N、P喜好种减少,低N、P,高Fe、Me、Zn、Mg等种增加。在5-9月富营养的发展期,水体营养盐可以得到消耗,能使N、P、COD和BOD5含量分别下降67.3%、73.2%、38.1%和15.5%,富营养化得到了明显控制;同时还能收获珍珠、蚌肉和贝壳等产品,做到"以水养水"、"以水治水"之目的。
【关键词】珍珠蚌 养殖 水体富营养化 控制
【基金】上海市科委基础重点项目(03JC14063); 上海市教育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01SG42)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