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卫星DNA技术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2005-02-28分类号:S968.22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 266003 山东青岛 266071 山东青岛 266071 山东青岛 266071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利用微卫星技术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第1代和第6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对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扩增,共产生74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产生的等位基因数从3到13不等。在两个群体中,所观察到的等位基因数都比有效等位基因数多。多态信息含量PIC值0.5567~0.8877,说明这10个微卫星位点在中国对虾中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两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6400(CP1)、0.6300(CP6),并通过计算基因型的P值,确定了对Hardy Weinberg平衡的偏离情况。对Fis值的计算表明两个群体内共有5个微卫星位点存在杂合度观察值过剩的现象。两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6...
【关键词】中国对虾 微卫星 遗传变异 杂合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03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2D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1999012009); 国家"863"项目(2003AA603021)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