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干热退化山地不同恢复群落土壤种子库储量及其分布
2005-09-30分类号:S718.551.2
【部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澳大利亚科廷理工大学
【摘要】该文调查了南涧干热退化山地5种人工恢复群落恢复过程中及当地次生植被的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分布格局、组成及其优势成分.研究表明:各样地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变化在2060~21300粒m2之间,物种数为22~32种,各恢复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和物种数均比当地次生的坡柳、黄茅草灌草坡有增加.在0~10cm土层内,种子库密度垂直分布呈上层(0~2cm)>中层(2~5cm)>下层(5~10cm),层间储量差异明显.从物种和生活型组成来看,各群落草本都占优势,少数植物如菊科的紫茎泽兰、胜红蓟、烟管头草、戟叶火绒草等在土壤种子库中储量丰富,但作为地上草本层的优势物种之一的黄茅草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储量却很少.
【关键词】退化山地 干热河谷 土壤种子库 植被恢复
【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BRJH2002098);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3CB415105).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