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多态性分析
2005-12-30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海洋生物遗传与种质工程研究室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海洋生物遗传与种质工程研究室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海洋生物遗传与种质工程研究室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海洋生物遗传与种质工程研究室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海洋生物遗传与种质工程研究室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海洋生物遗传与种质工程研究室 山东青岛266003 山东青岛266003 山东青岛266003 山东青岛266003 山东青岛266003 山东青岛266003
【摘要】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chlegel)为材料,基因组DNA经Sau3AⅠ进行部分酶切后,选取400~1 200 bp大小的片段连接到经BamHⅠ酶切的pUC19质粒中,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牙鲆酶切片段基因组文库。采用菌落杂交的方法,以(AC)10(、AG)10为探针从文库中筛选阳性克隆16个,共得到20个微卫星序列,其中完全型13个,不完全型5个,复合型2个。对其中18个进行引物设计,有11对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其中8对引物在群体中具有扩增多态性。在威海野生牙鲆30个个体中,各座位上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9个,观测杂合度(...
【关键词】牙鲆 菌落杂交 微卫星 多态性
【基金】国家“863”高技术研发项目(2003AA62313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