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法杂交稻安全制种的低温防御灌水理论与技术
2005-09-10分类号:S511
【部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南京210014 南京210014 南京210044 南京210044 南京210014
【摘要】归纳了中国南方稻区8月中下旬低温的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明确了保证两系法杂交稻制种纯度的灌水增温幅度以2℃为宜。测定了培矮64S育性敏感期的幼穗高度和冠层结构特征,分析了灌水后冠层增温的空间和时间规律。结果表明,灌水的有效增温高度在株高40cm以内,以20cm处最为显著,平均可达3.1℃。提出防御低温的灌水技术为:15~20cm的灌水深度;流动灌水;晴(昙)天17时灌水,次日10时排水,阴(雨)天24h灌水;田块比较大时,适当增加入水口和出水口数量。通过不育系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的观测,证实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关键词】两系法杂交稻 低温 制种 纯度 灌水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830)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