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黄土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土壤性质变化研究

2005-03-15分类号:S714

【作者】彭文英  张科利  陈瑶  杨勤科
【部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系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北京10007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凌712100   北京100875   北京100875   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退耕还林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论文以退耕历史较长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为例,选取不同类型植被恢复和不同恢复年限的退耕样区,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后,遭侵蚀破坏的土体构型渐趋恢复,土壤容重、pH值减小,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等增大;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75倍,碳增加了27.29%,氮增加了46.79%;而且,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的速度大于土壤全量元素增加的速度。土壤质量恢复效益最大的是刺槐林地,其次是柠条灌木地,最小的是撂荒地。混交林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柠条最利于铵态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积累。不同类型植被,土壤速效养分的差异比土壤全量元素间的差异明显...
【关键词】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还草  土壤性质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项目(KZCX3-SW-4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72)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