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胡敏酸变化的谱学研究
2005-07-10分类号:S158
【部门】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长春130118 长春130118 长春130118 长春130118
【摘要】采用红外示差光谱、13C-核磁共振波谱和激光解吸质谱对玉米秸秆施入土壤后土壤胡敏酸(HA)的谱学特征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施入土壤后土壤HA的变化具有阶段性,在开始的60d,主要是以秸秆含有的类胡敏酸物质(秸秆HA)为基础,腐解产物发生聚合作用形成新的与秸秆HA相类似的HA,并且秸秆分解形成的小分子中间产物与土壤原有的HA发生作用而进入HA结构中。而在施入60d后,碳水化合物和酰胺化合物以木质素分解的残体为核心发生聚合作用形成新HA,且在90d后进入HA中的亚甲基成分发生了转化,并伴随有甲氧基和甲基的产生。玉米秸秆分解形成的中间产物与土壤HA发生聚合反应,一部分形成为亚稳态...
【关键词】玉米秸秆 土壤胡敏酸 谱学测定
【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吉合字第20000564号); 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2-4-2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01012); 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项目(2282201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