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山地灾害的敏感性分析——以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为例
2005-08-30分类号:P694
【部门】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北京100084 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长江上游是我国山地灾害异常活跃区,其频繁活动与该区域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从自然和人文交叉最密切的领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入手,选择区内山地灾害频繁活动区———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坡度土地利用方式对山地灾害的综合敏感性,发现易致灾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次为:道路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15°的旱地、>15°低盖度草地和人工修建的蓄水区、城市建设用地、>8°的裸岩地、>25°的滩地、>35°的高盖度草地,并根据敏感值的大小进行了敏感性区划。研究成果对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布局水土保持工程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土地利用 山地灾害 敏感性 小江流域 长江上游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41520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