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种质对中国玉米生产的遗传贡献
2005-11-10分类号:S513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北京100101 北京100081
【摘要】广泛采用少数优良种质资源,会引起作物遗传多样性下降,降低品种抗病和抗逆能力,影响作物的产量。引进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是丰富作物遗传多样性、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中国20个玉米主产省区15年(1982~1997)主要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构成,研究外来种质资源,特别是美国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以下简称CG系统)对中国玉米遗传贡献的时空变化和对中国玉米生产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种质和CG系统的种质对中国玉米的遗传贡献一直呈增长趋势,尤其是CG系统的遗传贡献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迅速;美国遗传贡献率每增加1%,中国玉米单产将提高0.2%或者0.01t·ha-1;CG系...
【关键词】玉米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美国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政府与私人在农业科技投资中的关系研究”(703250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