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立中小学转制政策的产生、效果与走向
2005-08-25分类号:G639.2
【部门】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
【摘要】从1993年左右开始,全国范围内扩展了不同形式的“公立中小学转制试点”工作(这些学校通称为“转制学校”)。这一试点引起了无数争议:赞成者认为是一种新机制的尝试,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反对者认为没有根本性的创新,倒是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不公平竞争。与争议相伴的转制学校在1998年前后迅速增长,一些地区出现了转制学校数量超过民办学校的现象;转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性、“翻牌学校”、高收费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曝光。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未明确是否将“转制学校”列为规范对象,但随后出台的《实施条例》第六条对“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做出了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并明确指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转为...
【关键词】公立中小学 教育资产 教育发展研究 办学行为 教育行政 办学体制改革 办学经费 限制性规定 民办中小学 校董会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