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
2005-08-17分类号:G40-012
【部门】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从丹尼尔·贝尔的“文化”规定出发,可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由“生命过程”、“解释系统”、“生存困境”、“努力”四个要素构成。由此演绎出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三个命题和结论:“文化”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解释系统”; 文化的“解释系统”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意义世界”,“人文素质”的真谛,是创造“意义世界”,并以此现实地超越“生存困境”的资质与能力;“解释系统”的基本结构, “意义世界”的知识形态,“人文素质”的教育体系,就是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五理”一体的知识生态,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生态,才是“人文素质”及其教育的内核。
【关键词】人文素质 教育 生命过程 解释系统 生存困境
【基金】国家“十五”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01BZX037)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