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三个分析视角
2005-05-05分类号:F832.33
【部门】招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博弈论和预算软约束理论,从三个视角对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政府的父爱主义,其不仅关注投融资的经济效益,还关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收益,因此,政府总是偏好给陷入困境的企业实施再融资而不是破产清算;由于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银行经理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其在贷款决策中存在寻租等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贷款对象的平均质量下降,信贷风险大大提高;由于对企业实施严格的破产政策会导致很大的外部性而产生过高的清算成本,使得银行偏好给陷于困境的企业实施再融资解救而不是清算。这些因素导致国有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文章提出了治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父爱主义 寻租 外部性 国有银行 不良资产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