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危机救助的“建设性模棱两可”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05-07-12分类号:F830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
【摘要】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确立已有200年的历史,但是传统的危机救助有可能带来道德风险并严重恶化央行的金融资源。首先不明确公布危机救助触发条件,使得央行在是否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时相机抉择的“建设性模棱两可”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博弈论角度对建设性模棱两可的有效性、动态实施过程及其缺陷进行介绍,并探讨了中国“建设性模棱两可”型危机救助的初步框架。
【关键词】最后贷款人 建设性模棱两可 危机救助 隐含担保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