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以通辽地区为例
2005-05-15分类号:F326.2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Wageningen University P.O.Box37 6700 AA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摘要】通过综合考虑影响退耕还林还草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论文以通辽地区为例,介绍了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的方法和过程。根据对2010年模型模拟结果和2000年通辽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2000~2010年该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合适区域应该主要位于研究地区的中部、南部,以及北中部。研究地区中部属于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同时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分布较密,退耕还林还草是政府用于减缓风沙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危害程度的重要生态措施;而南部和北中部属于丘陵和山区,由于过度开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区域。此外,与退耕...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 退耕还林还草 通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250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404-04)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